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期關于化學鍍鎳/金應用于PCB焊點失效分析,我們不妨進來了解一下吧,通過這期內容分析,會給你帶來驚喜哦!
隨著電子設備線路設計日趨復雜,對焊料無鉛化的要求日益嚴格,促使印制電路板(printedcircuitboard,PCB)表面化學鍍鎳/金工藝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取得了新的發展。
化學鍍鎳/金(electrolessnickelimmersiongold,ENIG)表面處理工藝被稱為“[敏感詞]涂層”。但是,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,ENIG工藝也有難以克服的問題,鎳腐蝕就是其中之一。鎳腐蝕1]的生成主要是因為在浸金過程中,鎳層表面遭受過度氧化反應。大體積的金原子不規則沉積,且其粗糙晶粒稀松多孔,造成鎳層持續發生化學電池效應,鎳層不斷發生氧化,使焊點容易從鎳表面分開,嚴重影響了PCB的可靠性。
安全背景
某企業生產的化學鍍鎳/金PCB,在焊接貼件客戶端發現焊盤出現了潤濕不良,PCB焊盤表面有明顯的拒焊及縮錫等現象。
分析過程
針對上述出現的情況,采取的失效性分析手段包括外觀檢查、掃描電子顯微鏡(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,SEM)觀察、X射線能量色散譜(energydispersivespectrometer,EDS)分析、顯微剖切分析等。其中外觀檢查發現,PCB焊盤表面出現了拒焊、縮錫等現象。通過熒光光譜儀測量化學鎳金鍍層厚度發現,金層厚度0.015~0.022μm,鎳層厚度3.43~3.65μm,鍍層厚度均偏薄。2.1 表面分析為了進一步觀察PCB焊盤表面微觀形貌及確認焊盤表面成分信息,對PCB焊盤表面進行SEM觀察及EDS分析。(1)SEM觀察。使用SEM觀察表面形貌,發現焊盤表面有嚴重龜裂現象,而且裂痕主要沿著晶界擴散,結果如圖1所示。
圖1 PCB焊盤表面SEM圖(2)EDS分析。進行EDS分析,由于Ni、Au含量均較高,認為可能是由于鍍金層的晶界開裂使得其下的鎳原子得以向上遷移。除此之外,還發現了O含量偏高,從而可能會造成鎳層出現腐蝕現象,結果見表1。
表1 PCB焊盤表面EDS分析2.2垂直金相切片分析為了觀察PCB焊盤鍍層形貌及成分狀況,首先在PCB焊盤位置做金相切片,然后對金相切片截面做SEM和EDS分析。(1)金相切片分析。選取同批次未進行任何焊接處理的PCB裸板做金相切片分析,通過顯微鏡觀察縱向切片,結果表明,化鎳金鍍層表面不平整,有明顯的鍍層凹陷等缺陷現象,如圖2所示。
圖2 垂直方向金相切片照片(2)金相切片SEM觀察。通過SEM觀察發現,部分鎳層出現了比較集中的鎳層裂紋。通過對縱向切片進行SEM觀察發現,鎳鍍層出現了連續鎳腐蝕現象,腐蝕深度300~400nm,如圖3所示。
圖3 切片SEM圖(20000倍放大)(3)切片EDS成分分析。有研究表明,低P含量的鎳層晶格界限明顯,而高P層的鎳層表面晶格模糊,呈現非晶體結構。高P含量的Ni-P鍍層,其優良耐蝕性能起因于它的非晶態結構,這種非晶態結構中不存在晶界、位錯、孿晶或其他缺陷,耐蝕性能相對較好。但是高P含量的鎳層,因為有效焊接金屬的減少,在焊接過程中,P不參與到焊接合金層結構中,所以當P含量超過一定程度時,鎳層表面將呈現非晶體結構,極大增加了鎳層的耐腐蝕性,但同時其潤濕性能及可靠性能將下降。對縱向切片進行SEM觀察,如圖4所示,并對正常鎳層區域和鎳腐蝕區域分別進行EDS成分分析,見表2。對出現連續鎳腐蝕現象的鎳層區域進行元素分析,鎳層中的P含量在正常范圍內(7%~11%),但是,同時發現鎳腐蝕區域中Ni含量低于正常鎳層中Ni含量,且鎳腐蝕區域中○含量高于正常鎳層中O含量。
圖4 切片SEM圖(10000倍放大)
表2 正常鎳層區域和鎳腐蝕區域EDS分析
結 語
經上述失效性分析,結果顯示:通過SEM觀察焊盤表面鍍層發現嚴重龜裂,鎳層裂紋暴露于空氣中后發生氧化反應,出現連續鎳層腐蝕現象。這是最終導致焊盤表面上錫不良的主要誘因,建議企業改善化學鍍鎳/金工藝。
化學鍍鎳/金PCB焊點失效問題成為影響電子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。本文將深入分析化學鍍鎳/金PCB焊點失效的原因,為行業提供更多的行業經驗交流。
圖文來自網絡,僅用于行業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